28日,福州市民林先生在屏山公园附近散步时,发现一只拳头大小的非洲大蜗牛在人行道上爬行。近期福州持续多雨,公园内潮湿区域、绿化带及墙脚处经常可以见到这种蜗牛。专家提醒摩根证券,非洲大蜗牛身上携带各种寄生虫,看到后不要触碰。
夏季气温高、湿度大摩根证券,有利于非洲大蜗牛的繁殖和活动。为遏制非洲大蜗牛在夏季高发期扩散,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《2025年非洲大蜗牛夏季集中灭螺行动方案》,于5月至9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非洲大蜗牛夏季集中灭螺行动。
福州市植保局工作人员介绍,非洲大蜗牛属旱生软体动物,昼伏夜出,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。可以采用物理方法,在黎明、黄昏、夜间或雷雨天过后,蜗牛出来觅食时进行人工捕杀,或者用食物如青菜诱捕。捕捉到的蜗牛可以用生石灰粉、草木灰撒施毒杀,或用开水烫死后深埋,少量发现也可在螺体撒食盐处理。另外,可用苛性碳酸钠、干石灰、钾盐镁矾拌土形成一条保护带,阻止蜗牛侵入。
化学防治也是一种有效方式,可以使用四聚乙醛、硫酸铜等杀蜗药剂。此外,改变生态环境也是控制蜗牛数量的有效手段。通过水旱轮作可杀灭蜗牛,铲除花圃、菜地周围的杂草,破坏其越冬越夏场所,减轻蜗牛的危害。
积极保护利用蟾蜍、青蛙、蚂蚁、鸟类等生物,提倡饲养鸡、鸭、鹅等来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数量。保护好自然天敌有助于稳定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数量。
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,被列入《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》。它不能在水中存活,下大雨时会从躲藏处爬出。平常只敢在草丛中潮湿处活动,路上可能会干死、晒死。下雨后到处潮湿,它才敢到处爬。
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,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。其身上携带多种细菌,用手触摸会引起皮炎、皮肤瘙痒、肿胀等。它还寄生着广州管圆线虫摩根证券,这种寄生虫会进入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,一旦感染,患者会不断发热、头痛,引发脑膜炎,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。
鼎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